2020-07-22
行业洞察

谁才是中国酒店业——东方文化的时代合伙人?【下篇】

2020-07-22
 
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是当下生死的问题,是品牌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沉思。既然是做住的生意,就该对居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既然是在中国做生意,就应该对东方设计有所体悟。倒也不是提倡人人都去“东方”,仅是对本土文化坚持的建筑样本,做了些许揣测与欣赏。我们通过上、下两篇文章,来简析酒店业对东方文化的诠释,有着何种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此来了解中西方设计运用的文化冲突和融合,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开始深呼吸的“潮向”。


插图 | 慰颜府
图片来源 | 诗莉莉



- 01 -
   当西方设计遇上东方生活  


《长物志》中对居住文化有这样的描述:“居山水间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借山水而居,偷天地入园。借山、借水、借四季,偷景、偷光、偷鸟鸣。古人的对居所周围环境,以“借”和“偷”来表示尊重——开一扇窗,偷一片风景——白墙为纸,墨竹映画……

尊重一座山,尊重一片林,尊重一院景……让建筑溶于山林,又成山林中的风景……我们很高兴见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体悟到了这些东方美学的核心,居住艺术的精髓。正如【上篇】中所说,中国住宿业的东方美学实践,民宿成为第一批表现出色的样本。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社交传媒的延伸,人们对西方设计有了很好的接纳,甚至偏爱。渐渐的,西方与东方之间,好似有一条天然的河流,过分西化固然不是好事,我们终要回归本土的精神。如果说西方如一个冷傲的美人,钢筋、水泥,冷色金属;东方则是一个端庄的闺秀,青砖,黛瓦,暖色红木。东西遥遥对坐,却能在某一个维度,找到一种和谐。当西方设计遇上东方生活,大概是素描遇上工笔,油画遇上水墨,质地虽然不同,道却是相通。西方极简、理性,线条化平面化,东方禅意、感性,意境化内涵化,若以西方设计为骨,东方意蕴作魂,生活的皮相骨相俱存,风骨俱佳。


插图 | 西溪南
图片来源 | 诗莉莉


近日,以精妙设计闻名的柏悦酒店入驻苏州,这座雅致的苏式宅邸酒店,室内设计由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设计公司赫希贝德纳联合设计顾问公司(HBA)完成,外部建筑设计则由美国KPF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担纲,用现代之笔演绎了传统苏式宅邸的形神。我们已经注意到,国内不少特色民宿、高端中式酒店出自国外设计师首笔,是他们更懂中国更懂东方吗?其实也不是,是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度理解,善于取长补短,意趣相融。从设计角度,东方文化的空间实践之路,可能有4个阶段:

第一阶梯,是中国设计师做,但他们并不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思想被禁锢住,很难突破,此为最底层的一种阶梯;

第二阶梯,就是用西方设计师做,他也不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精髓在哪里,但他们看中国文化完全是惊喜的状态。而这种惊喜的状态,往往很接近最准的感知,此为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就是用西方的设计大师做,殊路同归,在接近道的层面,又有非常准确的直觉和感知,在设计运用上往往能出其不意,又恰到好处。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阶段,缺点就是他们对文化最深层的感知,因为不是自己的母体文化,永远不能真正做到酣畅淋漓的挖掘和表达,永远处在隔一层的层面,无法突破。此为第三阶梯;

第四阶梯,也是最高的阶梯,就是用中国的设计大师做,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具有开创精神,能把文化的点用的恰如“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的那种刚刚好、恰恰好,把文化的妙处和巧处发挥到最大。


插图 | 桐庐未迟精品民宿


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其实是一种中西方的融合表现,也是生活传统与当代设计的关系链接——既要有诗意的生活,也要有现代的设施,好的空间,无论东西,无关风格,本就只是追求生活的写意和酣畅。

而建筑本身则担负起对大众美育培养的职责,这是我们所忽略的。建筑的美育表现是多么紧要,不仅仅是民宿、酒店建筑需要倾注美育表现,中国所有的建筑都理应如此。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建筑是当代传递中国文化语境最佳的载体,一座建筑一旦建造起来,它就要几十年几百年地站立在那里,它的体积非常庞大,不由分说就形成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强迫人去使用它,去看它。好看也得看,不好看也得看……

建筑,是我们生活最好的“美育”载体,它比一个博物馆、一个艺术馆……更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去看它、与它交谈对话。世茂集团打造世茂国风鼓岭这样的项目,就已经是有意识地在从中国文化中吸取养分,是一场把中国文化语境和美育融入建筑的尝试。

在未来,审美将是那些实现“文化增值”企业最大的竞争力,那些不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化思考”的企业,也将无法获得时代的偏爱。


插图 | 大理 无为·普若
图片来源 | 诗莉莉



- 02 -
  中国酒店业的文化高地  


旅游业的发展,让住宿业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载体,这真是一件幸运之事。因为全民生活诉求的改变,快速地推进了产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酒店硬件上在升级,品牌及定位也在更新迭代,新名词层出不穷。连锁酒店有H Hotel给自己发布了中文名“你好酒店”,此来实现品牌定位的“中国表达”;精品度假系列有诗莉莉品牌,13年才出道的诗莉莉一进场就打造这个分支的3.0,诠释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浪漫”;还有武义的璟园·蝶来望境则是国内首家以露天古民居博物馆为主题的温泉度假酒店,通过大自然的馈赠以及后天的精心打造,是生活美学和山水文化之大成……正是这些品牌的文化执念,对文化高级的探索,共同构建着酒店业的文化高地。

那么什么是文化高地?在先秦时代,没有学问的人,会羡慕和崇尚有学问的人;有学问的人,会羡慕和崇尚博学通识的人;博学通识的人,会羡慕和崇尚有独特见解的人;有独特见解的人,会羡慕和崇尚开宗立派的人……先秦时期的文化,就像高山上的天池水,只有少数人可以享用。而整个金字塔的结构,会形成文化的高地,尊敬、崇尚比自己更高维、更高阶的人。那是一个有文化高地的时代,也是一个向上而生的时代。如今,属于中国酒店业的文化高地因文化的回归而日渐成型。


插图 | 诗莉莉慰颜府
图片来源 | 诗莉莉


时代总是展示“向我而生”的特性,而非向上而生的沉思,着实阻碍了人们的文化探索。疫情期间,我们因偶然的机会重新认识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士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样的偈语,不知道你有没有被这种久违的文化力量所震撼。

这些文化曾有的优雅、准确、简洁、含蓄、深刻、永恒,这些好的品质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取而代之是一些网络文章中粗糙、喧杂、拙劣、平面、幼稚、愚蠢的东西。

所以当我们赞赏花间堂之美时,就会有人不屑的说,它亏得要死要活的,被华住收购了;当我们赞赏Thomas Cook早年的海报美学时,有人会跳出来说,它已经破产了,还拿出来举例呢;当我们说国内民宿业价格普遍偏高,这是一个反常现象时,就会有人教导,这很正常,因为降价不会带来流量……这是认知教育的恶果,导致思维方式的变态。在崇尚世俗成功的人眼里,成功即正确。所以按这个逻辑,如果大部分人都在作恶,他们就会认为作恶这件事就是正确的。

——在一个没有文化高地的时代,好像任何不符合自己认知的观点,都是错的。多年的认知教育,不仅让我们思想干枯,表达词穷。只能写:“武汉不哭”、“武汉挺住”、“武汉加油”。这是整个集体的语言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社会行为的思考多,文化深层的思索少,正是我们当今最大的缺乏。

只有那些品牌大于酒店的商业样本,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住宿业文化高地的形成,当美好商业的版图日益宏达,人们的认知也会得到修缮与推动,这种中国文化高级变现的引导,它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世界意义。


插图 | 西溪南
图片来源 | 诗莉莉



- 03 -
   品牌的“东方潮向” 


很多人觉得文化不当代,一定要旧才是文化,其实文化表现多种多样,乡村民宿因为有本土特色的原因容易理解,那城市酒店空间怎么去文化,怎么去“东方”?以下几个典型的都市样本,不妨一阅。


# 安缦,都市归隐 #

安缦忠于城市,又抗拒俗世,所以它的选址大多选在大隐于市的神秘区域,借力本土文化,借力生活,安缦的格调一直很高,让很多人向往。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投资33亿,耗时15年,将32栋明代徽派古宅庭院重新设计、异地迁建数千棵国家二级稀有珍贵古香樟树。养云安缦将4000年文化、1000年古树,400年古宅的有机组合。养云的建筑风格如它的名字——“养云”一样,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朴之感,而且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气息,古宅、樟树、绿植、石砖,水田、莲池等相得益彰,互为风景。利用原空间特点和各重要构件,创造浓郁的传统氛围。在满足现代酒店需求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尊重历史。

还有北京的颐和安缦,则是我国的第一家安缦酒店。它深藏于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颐和园东门民居院落之中,原为颐和园贵客所居住、恭候慈禧太后之地。安缦集团在修复古建筑过程中展现了对院落的悠久历史、原有结构和材料的尊重,传统明清建筑和四合院布局得以完整保留在现代设计中。整体建筑设计强调传统中式风格,完美地把古典的装饰风格和现代的舒适感受融为一体。

安缦善于借力传统,让历史以更优雅的身份重现当代舞台。而下面所要介绍的柏悦,则更善于直截了当的缔造惊喜,它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中探索文化新知。


插图 | 上海养云安缦


# 柏悦,都市刮起的中国风 #

近日苏州柏悦酒店开业,并定于明日(5月29日)起开放预定。这座毗邻金鸡湖畔的柏悦,延续了典雅与奢华的设计,将现代的工艺融入苏式宅邸的雅韵。走入这家酒店,仿佛是赴这座豪宅的主人——一位饱览世界建筑设计的庄园主的一场邀约,来品鉴典雅的客房、别致的园林,以及苏州浸润着的2500年历史文化。苏州柏悦的设计构想就是打造一座湖畔豪宅,它的“主人”设定为一位游历四方、独具慧眼的庄园主。

酒店摒弃了传统大堂形式,代之以一系列宅邸式迎宾前厅,庭院中处处点缀着亚洲式园林与水景。设计细节中糅入了中国古风元素,如寓意富贵尊崇的海棠图案,在古代是常用于皇家宫室内部装饰的。酒店还陈设着许多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和小工艺品,仿佛出自一位收藏家的甄选。

柏悦在中国的表现,一直非常善于在都市中“寻根”。深圳柏悦的设计理念则是“源起一处古代文人雅士曾经居住的传统庭院居所”。这种在现代高楼的简约设计中凸显国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一气呵成而非寥寥数笔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国风与现代简约的融合在深圳柏悦是一次贯穿始终的有趣尝试,且贯彻的很彻底。


插图 | 深圳柏悦 & 苏州柏悦


这些以品牌先行的酒店,不急不躁,让中国文化、东方美学,重现风华正茂的美妙,它们即是中国文化的时代合伙人,吸引着人们从认知走向感知,践行着东方文化的当代表达。那些力求在商业与文化的冲突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践行者,才有资格成为未来行业的脊梁骨。人们什么时候可以从经济正确的极端认知中脱离出来,行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整个时代的辉煌时刻,在历史中留下璀璨的一笔。


插图 | 璟园·蝶来温泉酒店


文章版权归达岸品牌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和出版,转载请至公众号输入“转载”查看转载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