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品牌观点

为什么宝马、京东、喜茶、杜蕾斯都在不断升级品牌形象?

2020-08-10
 
近日,宝马、京东、喜茶、杜蕾斯等知名品牌都在纷纷升级其品牌形象,引发了行内外的诸多关注与讨论。其实,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和形象的建立相比,更难的在于形象的管理以及形象的升级。因此,除了最初的设计之外,企业还会遇到形象的一致化管理、形象的升级以及形象的改变等问题。企业必须得想明白:企业的形象为什么要变?如何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




企业的形象为什么要调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品牌老化,必须重新面对新的消费群体。

2010年,李宁在调研报告中发现,其消费群体年龄已经严重偏大,李宁公司希望将目标消费群体锁定为“新一代创造者”: 13 ~ 26岁热爱运动的年轻人。而实际调查结果无疑与李宁的目标人群有较大差距:整体用户群年龄偏大,35~40岁的人超过50%。于是,李宁开始了品牌的重塑运动。
 



第二,品牌因各种原因必须对价值主张进行重新定位,价值定位的变化自然必须通过形象的变化来告知消费者。

2017年年初,Calvin Klein将 曾经部分小写的品牌LOGO中的字母全部转换成了大写字母拼写的“CALVIN KLEIN”, 并且在字体和字间距上也做了调整。尽管只是大小写更改成全部大写,但这意味着品牌的价值调整。CK官方对于更改商标这样解释:“回归传统精神,致敬品牌创始人和品牌根基。”近年来,CK一直以博出位的广告赢得市场眼球,但业内人士分析,广告中过分突出博眼球的另一面也显示了其在产品设计上的薄弱,过分性感的内衣营销加重了市场对品牌的“刻板印象”,80年代缔造的“休闲服王者”的市场形象正在失去。所以,此次LOGO调整传递出来的信息就在于:“CK” 并不只有它标志性的内衣和牛仔一它还有更多东西。




第三,大环境变化,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理念发生变化。

2015年5月1日,万科正式启用第三代LOGO,新的LOGO是以万科英文“vanke'”取代了万科过去由4个字母“v”组成的方块标识。万科宣称,采用无图形、中英文字为主的设计,主要是与国际主流设计接轨,体现公司国际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发展方向。新标的线条字体清新柔和,表明万科将以更细致、更谦卑的姿态贴近客户。事实上,在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LOGO由大写改为了小写。而这也正迎合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第四,品牌升级,或者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时,需要以新的面貌来面对消费者。

2015年9月,“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且借更名之机,推出了全新的LOGO。 品牌的价值创新会不断升级,当企业从产品提供转向服务甚至是解决方案时,也需要通过品牌形象的升级更好地传递。
 


第五,当企业遇到重组、并购等时,自然需要重新树立企业形象。

比如,索尼和爱立信一起打造的“索爱”手机的视觉形象曾经是品牌史上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一,半透明的小绿球清新而灵动。




文章版权归达岸品牌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和出版,转载请至公众号输入“转载”查看转载声明。

相关案例
Related Cases